
外藥與內藥
文◎黃靖宜
我曾經是一個必須每天面對病患的護士,看著因為身體不好來拿藥的患者,有筋骨痠痛、胃腸不好、五十肩、或者是慢性病等等,他們吃很多藥,做了很久的復健,所以我很疑惑:為什麼他們總是生病?身體到底出了什麼問題?難道沒有常保健康的方法嗎?
但,自從我接觸到瑜伽以後,過去的那些疑惑終於得到了證實,其實在日常的保健就是要靠自己去注意,而不是一昧的以為藥是萬能的。像瑜伽中的體位法、呼吸、心靈層面等等…….,尤其是體位法,在我們每天適度的去做伸展動作,可使我們的臟腑有適當的按摩,提昇免疫力,減少病痛。
有位同學吃了十幾年的安眠藥,在接觸瑜珈後可以不吃藥了;也有同學因長骨刺,也一樣接觸瑜珈之後,本來要開刀,現在不用開刀了。瑜珈是一種很溫和的運動,可以適時的放鬆全身肌肉和釋放精神上的壓力,進而獲得全身舒暢感覺。
總括一句,「外藥」是一種借力,幫助我們恢復健康,但是要長久的健康,這就是要靠「內藥」,也就是藉由健康的生活習慣,如飲食、運動、情緒等等。但是有些人的觀念裡,總是認為自己的年紀有了,筋骨很硬,拉不動,其實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。
新加坡有位許哲大師,她就是到了八十幾歲才開始學瑜珈,現在也一百多歲了,看起來就像七十幾歲的人,很多人認為是不可能的任務,他都做到了,而且行之有年,所以不要嫌太晚或太老,這些都是藉口,凡事即刻去做,不可能也會變成可能的。
2007/12/18寫於南投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歡迎留言 ^ ^