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

藉由瑜伽恢復自然力


藉由瑜伽恢復自然力
◎古慧瑀


猶記得抱在懷中柔軟的嬰孩,蜷縮著小小身體,熟睡姿態讓人為之憐愛為之陶醉。只是靜靜地望著他,看他一呼一吸,都覺得很滿足。
    這經驗很多人都有,但是否注意到小嬰孩的呼吸,竟然是許多人苦學很久的「腹式呼吸法」;還有那與身俱來的柔軟體態,也是我們費心學瑜伽想要達到的境界,這其中的奧妙我們應該都發現了。但年齡漸長,不懂調適生活節奏,讓壓力越是十面埋伏著,越來越少時間可以好好地關注自己心理與生理的健康,人體許多美好的本質在歲月遞嬗中流逝。
日常生活中,我們不斷地透過有聲的語言或是無聲的肢體語言等等和人們溝通,達成工作目標,讓家庭圓滿與促進各種人際和諧,但是和我們最親近的身心,我們卻很少去觀照它,透過練習瑜伽,可以學著和自己的身體對話,希望藉由身體的反應和內在聲音來調整自己的每個感受與動作。所以在練習過程中,指導者不能隨意扳動學習者的身體,要靠自己心靈的力量去完成,否則這便是別人給予的能量,藉此鍛鍊我們身心靈的韌性。有時注視著鏡中的自己,除了姿勢的修正,是否也發覺到自己許久沒有好好留意自己的每寸皮膚、肌肉與骨骼。在伸展與收縮的肢體語言裡面,表達出:「我愛自己!」的心聲。
最後,我們會發現瑜伽練習的目標,是讓身心靈達到平衡的狀態,在要求控制心靈,掃除煩惱之前,首先要有健康的身體,而體位法就是一種修練的途徑,包含身體的柔軟度,在練習體位法時拉緊與放鬆的動作來按摩全身,加上心肺功能的訓練,讓肌肉有力量與耐力,還有接下來就是最重要的:學著放鬆情緒,放下那個不安與焦慮的包袱,專注地把我和身體結合在一起,達到身心靈健康與平衡的目的。
總而言之,學會控制身體以後,再學著控制心靈,面對人生中的種種,無論是蘋果與麵包,自尊與自卑,寂靜與躁動,男人與女人……,都找到一個平衡,那個不多也不少,不重也不輕的那個點。在這個尋找的過程,除了追求身體健康,也企盼找回心中那一份自在與安寧。
刊於南投縣南投市永興社區報第九期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歡迎留言 ^ ^